再次試用了 Shopline (update: 探訪後的感想)
Shopline 是一間專注於亞洲市場的diy自助式網店平台。如果用過Shopify,一定不會陌生。
以往我們想開設自己的網店,一般會找程式員度身訂造一個,然而這樣不但成本高昂,而且需要十分長的時間。Shopline 與 Shopify 是預先做好的網站,即是一個平台。其特點是可即時註冊使用,而且是月費形式。整體入場門欖費用十分低,Shopline 的收費計劃現為每月$130港元起。Shopify 則為每月 $14美金起。(*有4個收費計劃)
我過往曾是ebay 賣家,現有自己的網店UpMug.com。現在亦同時替一間手機套專門店做網上推廣及營運顧問。他們使用的是Shopline,我在過往兩個月替他於Facebook 及Google 投放廣告、於Google analytics分析流量、製定獲取電郵的優惠策略,及設定電郵發送等。這段期間內用過了Shopline內每一個功能,以下我想分享一些用後體驗,好讓你在短時間內了解Shopline是否適合你。
由於這些平台會不時進行更新,請留意這篇文章最後更新日為:15 OCT 2015
update : 探訪了Shopline 的香港Office,一班很有幹勁的年青人。再次試用,看見不少進步。
以下是我喜歡Shopline的地方:
18款富現代感的店面設計(update: 現已有 20款,同樣美感十足)
除美感外,每個主題設計皆能對應手機。
- 清晰易用的中文介面
每個功能都表達清晰,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。後台頁面轉換十分流暢。 - 支持中英語言轉換
由於Shopline 專注亞洲市場,能支持雙語言是其優勢。 - 優質的客服
後台右下角內置了客服,能即時發問問題。有次我需要在網站上安裝外掛軟體 Google Tag Manager。但找不到那裡安裝,我便給他們查詢,最後他們替我額外的安裝入去。 - 多種優惠碼種類
有不同的折扣優惠:按百份比折扣、固定折扣、免運費等。這個比 Shopify 還優勝。
網店開設了,需要的是人流。如想學習Facebook廣告管理員的操作請看這篇終極教學。
以上我簡介了我最喜歡shopline的五個要點,但同時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:
update : SHOPLINE 作出了更新,詳情可看這裡
只能同時使用一種貨幣
Shopline 只同時支持一種貨幣,即假如你選擇了港幣,全個網店就只能以港幣結帳,不能轉換成美金。如你想同時做地本和國際生意,這會是最大的缺點。對國際買家而言,美金是國際貨幣。如他們看到其他貨幣,會大大影響成交率。(*Shopify 可以”顯示”不同貨幣,但結帳時只能預設一種。)不能夠匯出商品作批量更改
這讓管理員十分頭痛,他想同時修改200件產品內容,要增加內文中的一些賣點字句。一般做法是將現有產品匯出成 Excel一次過修改,然後再上傳到平台。但 Shopline 竟然欠缺這個功能,最後他要人手逐個更改,浪費了很多時間。下圖是Shopify的產品匯出功能。
欠缺銷售報表
作為營運者,要知道每月有多少營業額,但 Shopline 欠缺這個十分基本的數據。這確實有點驚訝。
未SEO優化的網址
Shopline 的每個產品網址是一串隨機字串,同時產品類別(Collection)不出現在網址上。這會影響SEO,但最致命的,是不能作有效的作二度行銷(re- Marketing)。二度行銷是跟據網址上而作設定。一般做法是使用產品類別(Collection)字眼。例如網站共有Nike_Shoe 和 Nike_Tee 兩個類別,每個類別各有5件產品,理想的網址是這樣的:
www.mysite.com/Nike_Shoe/AirOne
www.mysite.com/Nike_Tee/Black_Tee
這樣我就可以將用戶有效分成兩個群組 :
進入過網址開頭為 “www.mysite.com/Nike_Shoe” 的用戶
進入過網址開頭為 “www.mysite.com/Nike_Tee” 的用戶
Shopline 沒有了產品分類,同時是一串隨機字串。這對網上推廣有很大影響。
總言
Shopline 是一個十分易上手的平台,而且中文客服能快速解決你的問題。
如果你已經有一定網上銷售經驗,或你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網上推廣技巧。可考慮用shopify。唯Shopify 缺點是需要一定英語能力,因為其介面及教學文章全為英語。
作為一間香港公司,十分期望他們能夠不斷進步。你會選擇那個平台?歡迎留言。
相關教學:[影片教學] 在SHOPLINE獲取客戶電郵名單的密技